111.8.13 不再無效碎念,幫助孩子脫離網路沉迷的有效心法

 不再無效碎念,幫助孩子脫離網路沉迷的有效心法

近期新聞不斷地報導,有學生透過網路的媒介,到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打工受虐的新聞。事態已經嚴重到教育部必須透過校安通報的方式,要轉知家長。

末學特別跟您們分享一篇文章(以上為文章連結)。

文章中有一個大標題:網路只是工具,重點在於內容。的確,有孩子靠著網路自學,而找到一片天(發明無人機):但卻也有孩子,因為沈迷網路,輕則影響學業,重則受騙上當。小孩跟大人的差距,就是在於判斷力與自制力。我們的孩子,生活經驗尚淺,因此需要我們共同協助喔!

文章中另一個標題是:了解取代責備,共同面對問題。大部分的孩子拿到手機,無外乎都不在學習。打趣地說,手機裡有內建統計使用資訊的功能哩!孩子們共同的說法就是:『我以經一個星其都在學校了,也都沒有使用手機,就讓我放鬆一下啦!』乍聽之下,言之成理,但其實不然!關鍵就在『放鬆的方式』......除了陪伴完成課業以外,可以協助他們多做家事、外出走走......等,已轉移注意力。

文章最後一個標題是:找到人生重心,擺脫網路沈迷。『人生重心』這四個字,對於剛上國中的孩子來說,滿沈重,也聽不太懂。但我們可以理解成,生活重心。小孩的生活重心,很簡單,就是好好學習!但是,有些小孩就是跟家長說:『上課老師說的我都聽不懂』。有兩種情況:第一,真的聽不懂。下星期,末學會陸續啟動同學間輔導、協助的機制。在家裡,也煩請爸爸、媽媽們協助關心他們。二,上課無法專注。撇除生理病痛的問題,那也就是心理狀態了。


這星期的週記裡,末學出了一個類似探討『腳踏實地』的議題。其實,也是個『陳腔濫調』的議題。當然,不希望孩子把它拿來當作『論說文』來書寫!孩子可能生活閱歷尚淺,因此,末學讓他們回想過往的經驗,有因為腳踏實地而成功的例子,也會有因為不腳踏實地的例子。其實,都好,都可以分享。在第二段中,讓孩子根據過往的經驗提出想法......想商請您們協助孩子們共同思考、引導孩子完成。

當然,不會因為一篇周記就讓他們一系之間就能改頭換面,但這就像是一棵種子,種下去,就會有機會發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