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3的文章

112.5.19 週記補充:服裝心理學

圖片
同學 :今天主任在晨會說了什麼事服裝儀容。我覺得綁高馬尾確實有專業的感覺和印象,就像我在小學看到教官都有給人很有精神的感覺,而我也終於知道學校為什麼要建議我們頭髮剪短,不然就是要綁起來了 …..    老師想說:分享一篇網路文章 佛要金裝,人是衣裝 :原來專業是穿出來 的?   從穿搭服飾來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認知 文章分享一個有趣的實驗,以下全文! 在 2012 年時,兩位美國西北大學的學者— Hajo Adam  和  Adam D. Galinsky —發展出一個關於盛裝打扮的理論:「穿衣認知」( enclothed cognition )。「穿衣認知」所代表的是,人們的穿著打扮會間接地影響人們的淺意識與行為。 在實驗開始前,他們首先找來 38 名受調者回答一份關於穿著白色衣袍實驗者的簡短問卷。也就是, Adam & Galinsky ( 2012 )認為, 醫師與實驗人員常會穿的白色上衣具有暗示幾個人格特質的效果,包括細心、謹慎、專注與較少出錯等特質,所以當一個人穿上這樣的服裝時,人們也越容易把這些特質標籤貼在這個對象身上 。而最終的問卷結果也顯示,這確實是真的。當人們看到一個穿著白色醫師袍的人時,他們就越容易覺得這個人很細心、謹慎、有責任感,即使他們並沒有真的看到這個人做事的樣子。 在確認不同的服裝儀容確實能夠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時, Adam & Galinsky ( 2012 )又找來了 58 名學生參加正式的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他們將學生分派到一個實驗組以及一個控制組。實驗組中的學生被要求穿著實驗人員常會穿的白色上袍,而控制組中的學生則是穿著他們自己的服裝參加實驗。 這個實驗一共具有 50 道題目,他們要求學生判斷每個顏色字串的字體是什麼顏色,裏頭包括 20 道字體顏色和文字字串互相牴觸的題目(如下圖左與圖中)以及 30 道並未牴觸的題目(如右圖)。 結果 Adam & Galinsky ( 2012 )發現,當人們穿上代表專注與細心的白色醫師 / 實驗袍時,人們的專注度也普遍提高了。而且,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效果只有在人們本身對於實驗室衣服有這樣的認知時,才會出現。也就是說,當受試者本來就將實驗人員的白色上衣與「細心」、「專注」、「謹慎」等特質連結在一起時,他就越容易被這樣的服裝儀容影響自己在實驗中的表現( Adam &a

112.5.11 有爸媽在的房子,才是家:爸媽不在了,那間房子只是我曾經住過的家鄉。

張鈞甯:我心裡有個安全的地方,媽媽一直在那 藝人張鈞甯的母親鄭如晴長期投入文藝創作,文采洋溢,新書《鑿刻家貌》紀錄人生的中場,女兒張鈞甯也寫下從小到大與母親的回憶,透過文學她認識不一樣的母親,也珍惜現在彼此獨立後既能互相陪伴又能支持加油的關係。 閱讀媽媽敘述我們成長過程的文字,到現在轉眼已經過了十年。匆匆十年,這期間,不斷地離開家到各地工作,一個城市換過一個,一部戲接一部戲,待在每個陌生的城市,從一開始的疏離陌生,漸漸也成了習慣。不仔細想想,還真沒意識到什麼時候開始,離家依舊可以睡得如此安穩。 我不在時,媽媽在做什麼? 突然想起小時候,被媽媽留在阿姨家過夜時,總會有一種心很空、沒著落的感覺,明明和阿姨也很親,但就是不想和媽媽分開。現在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算算竟比小時候分開的時間還少。有一年細數,回台的時間包括工作、過年,住在家裡竟然不到半個月。 我不在的時候,媽媽都在做什麼呢? 有時候,會接到她一個人在餐廳吃炸豬排的訊息;有時候,我會看到她傳來穿新衣的照片,得意的說買得多便宜;有時候,會看到她去爬山、泡溫泉,全台走透透。那時的她看起來、聽起來都在笑,但是不是也會像我小時候,有一種心很空、沒著落的感覺? 她說過,年紀愈大回憶起過去,總是旅行令她印象最深。所以這幾年,工作一有空檔,即使只有幾天,我和姊姊還是會帶她出去走走,有時日月潭,有時日本。也只有這個時刻,我們放下工作,不趕行程、不趕飛機、不趕趕趕。 這時候,我們又像變成三姊妹,鑽在一床被裡天南地北的聊,姊姊的婚姻、孩子,我的生活等等。當然,也會只有我和媽媽的旅行。我們倆在金閣寺手牽手看楓葉,聽媽媽說三島由紀夫所寫的名著《金閣寺》的典故,心想媽媽多麼博學多聞。 愈長大,愈認識不一樣的媽媽 媽媽有時候也會變得像我不認識的另一個人,既陌生和又遙遠。在演講臺上滔滔不絕的她,以及被採訪時自信從容的她,和那個撒嬌想參與我跟姊姊悄悄話的她不一樣。由於我們忙於工作而忽略她,因想念我們而變得脆弱的她,和我們以為永遠能撐起一片天的媽媽也不一樣。 愈是長大,愈是發現,平常我們認識的媽媽,原來是為了保護我們,不讓我們受傷,而故作壯大堅強的媽媽。 就好像小時候聽過的一個「媽媽愛吃魚頭」故事一樣,媽媽總是把魚肉留給孩子,孩子就理所當然認為媽媽愛吃魚頭。 意識到這道理的同時,讓我既羞愧又心疼。 這些年隨著我們愈來愈獨立,我漸漸看到那個真實的媽媽

112. 5.4. 母親的雙手

  Mother’s Hand  母親的雙手 Night after night, Mom came to tuck me in, even long after my childhood years.  As part of her nightly routine, she would lean down, push my long hair out of the way, and then kiss me on the forehead.  夜復一夜,母親都會來到床前為我蓋上棉被,把我安頓好,就算我早已不是個孩子了,這些仍是每晚的例行公事!母親會向我傾身,把我的長髮撥到一邊,然後在我額頭上親一下。   I don’t remember when it started annoying me—her hands touching my face that way.  But it did annoy me, for they felt rough against my young skin.  One night, I finally roared, “Don’t do that anymore—your hands are too rough!”  When Mom heard this, she stepped out of my room without saying a word.  I lay awake long afterward with my words haunting me.  However, my pride stopped me from saying sorry to her. From that day forward, Mom never finished my day with that familiar expression of her love again.  我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件事情讓我覺得氣惱 — 媽媽的手這樣的摸我的臉。不過這真的讓我很厭煩,因為她粗糙的手觸碰到我年輕的肌膚。有一天晚上,我終於對媽媽吼出來了:不要在這樣做了,妳的手太粗糙了!媽媽聽到我這麼說,一語不發地走出房間。之後,我在床上躺了許久,剛才說過的話,也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或許是自尊心作祟,我當下沒有向她道歉。從那天起,媽媽不再用我所熟悉的方式來結

112.5.2 原始點--結合母親節回饋活動

  112.4.25 + 5.1 原始點(相片) 111-2 原始點—師長示範1 111-2 原始點—師長示範2 111-2 原始點—師長示範3 111-2 原始點—同學示範1 111-2 原始點—同學示範2 111-2 原始點—同學示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