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19 週記補充:服裝心理學

同學:今天主任在晨會說了什麼事服裝儀容。我覺得綁高馬尾確實有專業的感覺和印象,就像我在小學看到教官都有給人很有精神的感覺,而我也終於知道學校為什麼要建議我們頭髮剪短,不然就是要綁起來了…..

*  老師想說:分享一篇網路文章

佛要金裝,人是衣裝:原來專業是穿出來的? 從穿搭服飾來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認知

文章分享一個有趣的實驗,以下全文!

2012年時,兩位美國西北大學的學者—Hajo Adam  Adam D. Galinsky—發展出一個關於盛裝打扮的理論:「穿衣認知」(enclothed cognition)。「穿衣認知」所代表的是,人們的穿著打扮會間接地影響人們的淺意識與行為。

在實驗開始前,他們首先找來38名受調者回答一份關於穿著白色衣袍實驗者的簡短問卷。也就是,Adam & Galinsky2012)認為,醫師與實驗人員常會穿的白色上衣具有暗示幾個人格特質的效果,包括細心、謹慎、專注與較少出錯等特質,所以當一個人穿上這樣的服裝時,人們也越容易把這些特質標籤貼在這個對象身上。而最終的問卷結果也顯示,這確實是真的。當人們看到一個穿著白色醫師袍的人時,他們就越容易覺得這個人很細心、謹慎、有責任感,即使他們並沒有真的看到這個人做事的樣子。

在確認不同的服裝儀容確實能夠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時,Adam & Galinsky2012)又找來了58名學生參加正式的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他們將學生分派到一個實驗組以及一個控制組。實驗組中的學生被要求穿著實驗人員常會穿的白色上袍,而控制組中的學生則是穿著他們自己的服裝參加實驗。

這個實驗一共具有50道題目,他們要求學生判斷每個顏色字串的字體是什麼顏色,裏頭包括20道字體顏色和文字字串互相牴觸的題目(如下圖左與圖中)以及30道並未牴觸的題目(如右圖)。

結果Adam & Galinsky2012)發現,當人們穿上代表專注與細心的白色醫師/實驗袍時,人們的專注度也普遍提高了。而且,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效果只有在人們本身對於實驗室衣服有這樣的認知時,才會出現。也就是說,當受試者本來就將實驗人員的白色上衣與「細心」、「專注」、「謹慎」等特質連結在一起時,他就越容易被這樣的服裝儀容影響自己在實驗中的表現(Adam & Galinsky, 2012)。

不同的穿搭方式確實會給人不同的印象與感受,甚至也會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知(Adam & Galinsky, 2012)。

有一次,老師受學校請託要擔任畢業典禮的司儀。試想,這是一個什麼場合?學長姐還打趣地問我說:老師,你明天會穿帥一點嗎?老師也打趣地回答:我每天都很帥^^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出席重

要場合衣著要整齊、乾淨,這是人的天性!!是否也是一種基本的禮貌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13-1 中學部成果發表會